去年八月从Upper Yosemite Falls Trailhead出发去Eagle Peak backpacking的时候,我用的很多装备都是七八年以前购买的,其中背包Kelty Tornado 4200甚至是十几年前我在国内买的。虽然用了十几年但也没什么大问题,唯一的问题就是比较重。
最近半年计划了一条5天的线路(之后再详细讲一讲),这样就需要携带很多食品,加上去年所使用的装备,怕是40 lb都搞不定。于是大概在二三月份的时候,开始盘算着把过去几年攒下的旧装备慢慢进行轻量化升级。
背包是第一个升级对象,但在升级背包的时候我犯了一个常见错误。几个月前REI打折的时候,入了Osprey Atmos AG 65。这个包的背负系统很好,对于30-40 lb的load来说再合适不过了。但很快我就后悔了,原因很简单:这个包自重就有4.6 lb,如果我的总重不到25 lb,那么再好的背负系统对我也没什么意义。于是果断把Atmos AG 65退了,又在REI Anniversary Sale时候买了Osprey Exos Pro 55。Exos Pro 55是去年对Exos系列的升级,采用了更轻薄的100D尼龙 + 200D UHMWPE 混纺面料,减少了腰带和肩带的padding,并对背负调整系统进行了简化:比如把背带和胸带位置调节改成了三个slot,而不是传统的滑轨,并且省略了大量复杂的口袋设计。这样整个包的重量就降到了2.07 lb,作为一个有完整frame的可调节55L背包(BTW Osprey的容积是按照主仓体积进行计算的,所以55L其实要比很多其他品牌的65L背包还要大),这个重量已经比某些受欢迎的UL背包更轻了。除此之外,Exos Pro 55的brainer是可以拆掉的,里边还有一个cover可以用,这样整包的重量就可以减到2 lb以下了。而且事实证明,这样的尺寸装全套装备+熊罐和五天食物足够了,加上2L水总重量也可以控制在25 lb以下。
接下来说说帐篷。之前我用的是Nemo Dragonfly OSMO。我很喜欢这个帐篷,不算太重搭起来也方便。但也有两个问题:第一它作为free-standing帐篷虽然不重但也不轻;第二个问题是帐篷杆收起来以后足有两尺长,对于西岸这样很多地区都需要熊罐的情况来说,基本上不可能把整个帐篷装进包里,只能把帐篷杆分开放在侧袋里。这个问题并不只是Nemo Dragonfly OSMO独有的,基本上所有的free-standing帐篷都差不多。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trekking pole帐篷,随着材料和设计的不断改进,目前已经有很多2 lb以下商业化的的双层帐篷可以选择,让以前流行的Tarp + Bivy组合失色不少。所以基本没费什么力气就直接选了这几年爆红的Durston Gear X-Mid 1p, 总重量1.7 lb。X-Mid的优点相当多,比如可用空间大于绝大多数单人trekking pole帐篷;比如搭建简单,只需要把四个角钉好,用trekking pole一撑就好;比如不需要像很多帐篷和Tarp那样拉很多guy line才能pitch起来。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价格比较便宜。
去年在Eagle Peak用的睡袋是2016年买的Marmot Sorcerer 15 F,因为是synthetic fiber不但重而且大。夏天Sierra夜间温度一般都在40 F以上,也完全没有必要用这么厚的睡袋。我从AliExpress买了一条AegisMax的Twilight down quilt。这条被子总重只有1 lb出头,800 FP羽绒填充,温标-5 C对于夏季已经足够了。事实证明配合R=5的睡垫,这条被子在40 F的夜晚非常温暖,如果温度高于50 F只要解开cord也可以凉快不少。因为羽绒压缩比要比合成纤维高不少,我不用压缩袋直接把睡袋放在包最底部,让上边的重量把睡袋压扁,这样不但可以省去几十克重量,也可以提高空间填充利用率。
至于睡垫,过去用的是Nemo Cosmo Air。这个睡垫支撑非常好,甚至感觉比某些自充垫都要好;而且内建了一个foot pump来充气。但缺点也很明显,也是因为内建了foot pump,所以又重又大,卷起来以后体积跟睡袋差不多。因此也是趁着REI的Sale活动,买了一条Nemo今年新款的Tensor All-Season Ultralight. All-season版本跟non-insulated版本相比只重了2 oz,但R-value却从2.8大幅提高到5.4,基本可以说无脑选择All-Season。
除了睡垫和羽绒被之外,还用trade in旧装备换来的gift card买了Nemo Fillo Elite Ultralight枕头。跟普通版的Fillo相比,UL版的cushion要薄很多,但收起来以后体积也小了很多,睡上去感觉也挺舒服。我用橡皮筋自己做了一个strap,两端系在枕头两侧,这样就可以用橡皮筋把它固定在睡垫上,不容易因为翻身移动跑掉。
说完了Big 4,再说说其他装备。首先说一说吃饭的家伙。这次我把炉头从用了很多年(依然还在用)的MSR PocketRocket换成了BRS-3000T,这个钛炉头感觉弱不禁风的样子,但其实用起来稳固性并没有任何问题。虽然PocketRocket也不重,但收起来以后的尺寸还是没法直接放进锅里。换成BRS-3oooT以后,重量只有25 g不说,而且可以和100 g的气罐一起放进900 mL的TOAKS钛锅里。为了进一步减重,我把TOAKS钛锅自带的袋子换成了Grifiti的Cross Band(6寸的配900 mL的TOAKS钛锅刚刚好),直接把打火机气罐炉头放进去用皮筋一固定就可以,完全不担心会不慎打开。
去年我用的主要餐具是GSI的铝锅 + 一套Naturehike的可折叠钛餐具,今年我只带了一把10寸长柄的钛Spork,原因很简单:长柄从dehydrated meal袋子里吃东西比较方便。但这玩意太长没法放进锅里,就只能插在熊罐边上了。
其实今年最大的变化,是我也开始试着穿trail runner来hiking了。过去十几年里,我一直穿一双2009年从Sierra.com(那个时候还没有被TJ Maxx收购,还叫STP……)买的La Sportiva Glacier,我穿着这双鞋走了少说也有上千迈了,鞋底都已经快磨平了,去也也只是因为前边的橡皮开胶稍微自己动手粘了一下。因为一直穿着很舒服,所以也就一直继续穿,完全错过了trail runner取代hiking boots的浪潮……然而这次因为在Sierra.com(真的不是广告)看到一双$60的Altra Lone Peak 7又刚好有我的号,于是果断下了一单。出于谨慎我还是把旧boots带上了,但事实证明完全没必要。LP7很好的完成了任务,尤其在Half Dome cable上,下山的时候明显感觉foot grip比去年好很多(当然也可能是我去年太累了,下山时候在最陡的那一段滑了一跤,靠用胳膊夹住cable才没滑下去,蹭破了一大块皮)。即便是在去Diving Board的scramble + traverse,也没有让我失望。
有很多人说LP7和之前的LP5相比耐久性差很多,尤其鞋底因为换了Compound基本上只能穿300 miles左右。可是只要$60,谁还care它能穿300 miles还是600 miles呢……
最后讲一讲电子产品。通常backpacking时我会把手机切换到飞行模式并打开节能模式,这样在偶尔查看地图和GPX的情况下一般手机续航可以达到两天;iPhone 14 Pro的电池容量3200 mAh,这样即便充电效率只有80%,5天的trip用10000 mAh左右的电池应该足够了。不过我还是继续用Nitecore Carbo 20000, 总重量10.4 oz,大概刚好是NB 10000 Gen 2的两倍。同时把充电线都换成了5寸的超短线,这样可以显著占用的空间。
今年买的另一样Nitecore产品是很流行的NU25 UL头灯,最大亮度400流明,不到1.6 oz的重量。最重要的是可以用USB-C给内置锂电池充电,这样就不用每次额外携带AAA电池了,也不用每次出门前测试电池能用多久。
在这番努力下,终于把base weight减到了8 lb以下;因为必须要携带熊罐,加上的话大概就是10 lb左右,勉强符合Ultralight的标准……